张邦鑫:好未来的社会责任观
2020年是“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上线三周年,过去三年“希望在线”集合了好未来旗下多个学科类和素质类课程,覆盖到部分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孩子。与此同时,好未来公益也在探索从“出钱”、“出力”向“出心”的转变。
以下内容为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在2017年“希望在线”上线时的讲话,从中可以看出好未来的公益足迹和社会责任观。
教育公益前提是尽到本分
我们认为,在谈论一个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时候,首先要看企业是否尽到对客户、对员工的责任。一个做不好本职工作的企业,很难去谈社会责任。我经常跟小伙伴开玩笑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对朋友不够意思,与同事处不好关系,我不认为他应该去做公益。先解决好本份的事情,再做好公益的事情。好未来一直是这种认知。
所以,在教育培训行业,我们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对每个加入好未来的伙伴进行入职培训时,会告诉他们“教不好学生等于偷钱和抢钱”。这话有点粗暴,但我们的确是这么想的,它反过来倒逼我们必须提供稳定、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为此,好未来这些年做了大量投入。好未来内容研发团队有四五百人,一年研发费用会投入好几亿(编者注:这是2017年数据,目前好未来研发团队超过6000人,一年研发费用数十亿元),我们希望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推动教育行业从传统的中医模式走向以西医为主的模式。
今天社会对教育效果的唯一评估方式是考试。但是一次考试获取的数据量和信息量太小,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好未来的智能教学系统(ICS)和智能练习系统(IPS),把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作业等各个场景的数据准确记录下来,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基于不同学生的情况推送个性化作业。这和原来的教育有本质区别。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是不重要了,而是更重要了。通过科技手段,老师可以从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好的教育本身就是公益,做好教育培训,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邓国胜老师、希望工程发起人徐永光老师,都谈到公益从1.0时代到3.0时代的进化。坦白地讲,这些过程好未来都经历过。第一阶段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那时好未来还很小,捐助成立了两所希望小学。当时我心里的一个目标,就是未来10年好未来能够捐助100所希望小学。后来发现,那两所学校虽然叫做学而思希望小学,但是我们真正帮助师生做到的事情,与设想的目标差距很大。
每年夏天好未来“同一课堂”会派老师和志愿者去边远地区支教。出钱容易,出力难,这个事情坚持了几年。直到过去两三年,我们发现任何一家企业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这两三年互联网风起云涌,技术进步太快。我们开始思考为那些相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做点什么?好未来目前基础东西已经成型,比如直播系统、题库在商业化产品上已初具规模。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帮助别人,更是完善自我。好未来在多年发展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对方着想,但最后完善了自己。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止行业伙伴,甚至不少内部伙伴,都说你没有花那么多时间培养我们的校长,却花那么多时间做行业培训。其实我们的出发点是,与其很多中小机构上门取经、交流,不如干脆一起上课,组团解决困惑,如此一来,这些教育科技公司通过未来之星取得了一定收获。看到它们成长,拿到新一轮投资,我们的业务团队非常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它们身上看到了教育与科技结合的希望,它们的热情带给我们无穷动力。我们是相互学习:小公司向大公司学管理和经验教训,大公司向小公司学创新和活力。
这些年,好未来设了全员公益日,每位员工可以拿出一个工作日申请做公益或履行社会责任。这个过程不仅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帮助我们塑造了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团队文化。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度。教育公平是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教育公平。
作为教育企业,好未来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好未来的公益使命是“用科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与其做100所希望小学,不如通过教育信息化成果,借助科技杠杆,联合各界力量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教育公平。
很开心今天未来之星学员中的猿题库、少年创学院、盒子鱼等7家教育机构积极拿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平台贡献。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6家公益机构也成为“希望在线”首批合作组织。
整体来看,教育公平分为城市内的教育公平化和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化。好未来对城市内的教育公平化的贡献可能微不足道,但我们希望通过“希望在线”汇聚更多人力、物力,把注意力和心力放眼全国,为包括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4000万儿童在内的学生提供有效帮助。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会一点点尝试迭代,希望每一步都能走得很扎实。林肯说: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希望借助科技互联网,通过多方合力,让“希望工程精神”薪火相传,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