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文化与价值观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科技创新
教育科技
投资者关系
公司治理
新闻及活动
股票信息
财务信息
战略投资
投资策略
投资方向
投资优势
投资品牌
ESG
ESG战略
ESG管理
定期报告
诚聘英才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GlobalTalent
法律声明
职业准则
廉政合规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用AI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学而思“随时问”已经迈出关键一步

2025-03-24


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近日,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下称《工作方案》),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要求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重在启蒙学生人工智能思维;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自身学习和生活;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重在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既为教育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如何正确认识、使用AI,让AI真正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智慧伙伴,而不是思维替代者,是当前所有教育行业从业者所应思考的核心命题之一。

打造精准辅导新范式

近日,学而思正式发布接入DeepSeek的全新“随时问”App。产品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 R1智能推理,依托学而思22年教研沉淀,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提供启发式学习模式,支持题目分步解析、无限追问和智能错题管理,助力构建科学学习体系。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教育行业在积极思考,如何才能利用AI更好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该类软件的推出,顺应了技术驱动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作为一款面向中小学生专属开发的AI驱动教育产品,产品开发初衷源于通过AI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能够得到及时解答,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学而思随时问负责人熊泽法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免费享受到一对一的精准辅导。”

在技术层面,“随时问”深度融合了DeepSeek R1智能推理,同时加入了大量教育行业专有数据进行二次训练,使AI能够更好地适配中小学学习场景,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据熊泽法介绍,通过“九章识题”技术,APP能够高准确率识别数学公式、手写题目甚至模糊字迹;同时基于“九章答题”能力,AI会根据学生年级自动“约束”解题方法。当学生使用APP拍题时,AI能够实时判断出对应的学科、年级和考察范围,并根据该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精准匹配适合的解题方法和答案。例如:在解答三年级应用题的过程中,AI不会选择使用方程解题、初中函数问题则不引入“定义域”等超纲概念……确保答案符合孩子所处的教学阶段、适配教育场景。

据了解,“随时问”APP拥有超过2.5亿分钟的自研讲解视频,这些视频基于学而思专业教研团队的精心设计与制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专业且互动性强的题目讲解和引导。学生在一个平台上完成从问题解答到知识巩固的全过程,方便快捷地进行查漏补缺和学习辅导,形成了完整的学习闭环。

重构人机协同教育新边界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通过多种方式避免学生陷入“技术依赖”。据熊泽法介绍,在解答问题时,APP并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注重展示每一步的分析过程,启发孩子的思维。通过分层展示思维过程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解题的逻辑和方法,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APP还设置了深度思考模式,模拟AI解决题目时的详细思路,包括尝试不同方法、排除错误选项等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AI是如何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这种过程性的展示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借鉴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随时问”中的问答模式,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小问题,通过连续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熊泽法表示,“这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得到一个答案,而是能够主动去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和知识体系。”此外,相比于直接使用DeepSeek官网和App,“随时问”有专门的青少年安全检测系统保驾护航,保障内容输出符合中小学生用户情况,家长们可以更放心地给孩子使用。

站在技术演进的前沿,人工智能赋能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新趋势,厘清AI教育的边界与可能尤为关键。但教育本质仍是思维火种的传递。鼓励学生提出元认知问题与AI对话,在追问中培养算法时代稀缺的探究精神与思维活力。不仅是教育、学习类软件的研发方向,也是深度嵌入当代教育场景,以人机协同构建新型教育生态下的“因材施教”。



出自新华网客户端: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607abc57709504712a82b0868528a015&timestamp=4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