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学而思公益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发起的“给孩子的第一节AI课”项目自6月启动以来,依托学而思专为项目打造的课程内容,联动29所高校支教团队,深入全国120余所小学,惠及20000余名学生。看着孩子们上手体验人工智能,用"小思AI"生成未来职业照片时惊喜的表情,听到他们争先恐后地提问,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石榴籽计划(Forever-Bond Program)是2016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主播海霞发起的普通话推广公益项目,以“童语同音 同音同心”为宗旨,致力于在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推广普及普通话,通过语言教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项目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研发有声读物、捐赠“小石榴书屋”及智慧教室、组织研学活动等方式推动语言教育。学而思于2025年参与并支持该公益项目。

学而思以“线上筑基+线下问题驱动”为核心,通过真实研究任务趣味化、抽象知识双线联动具象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传杰,讲解了博物馆教育、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现存问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贺新强,凭借北大生物标本馆丰富资源,传授打造特色“校本课”的宝贵经验,引导教师以生物标本为切入点,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课程。史家胡同小学特级教师郭志滨则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博物课程融合的技巧,丰富课程文化底蕴。同时,学而思博物张丹博士、蒙皓博士联合北京大学孟世勇老师、刘超老师,为研修班教师提供校园实践示范课,助力“校内博物馆+课后实践”的连贯式教学。

本场活动是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举办的面向科普爱好者的培训活动。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学而思博物张丹博士进行了题为《自然教育中的高效学习法》的讲座分享,学而思博物的学生们与北大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共同展开了一场关于自然科学学习方法的大讨论,享受这场知识的狂欢。

秉承“重在实践,激发兴趣”的初心,学而思博物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启动“给孩子100座博物馆”公益项目,旨在将科学教育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助力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0月15日,“微型博物馆”走进了祖国陆地的最东端——抚远。抚远市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
没有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