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学而思公益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发起的“给孩子的第一节AI课”项目自6月启动以来,依托学而思专为项目打造的课程内容,联动29所高校支教团队,深入全国120余所小学,惠及20000余名学生。看着孩子们上手体验人工智能,用"小思AI"生成未来职业照片时惊喜的表情,听到他们争先恐后地提问,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石榴籽计划(Forever-Bond Program)是2016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主播海霞发起的普通话推广公益项目,以“童语同音 同音同心”为宗旨,致力于在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推广普及普通话,通过语言教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项目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研发有声读物、捐赠“小石榴书屋”及智慧教室、组织研学活动等方式推动语言教育。学而思于2025年参与并支持该公益项目。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传杰,讲解了博物馆教育、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现存问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贺新强,凭借北大生物标本馆丰富资源,传授打造特色“校本课”的宝贵经验,引导教师以生物标本为切入点,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课程。史家胡同小学特级教师郭志滨则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博物课程融合的技巧,丰富课程文化底蕴。同时,学而思博物张丹博士、蒙皓博士联合北京大学孟世勇老师、刘超老师,为研修班教师提供校园实践示范课,助力“校内博物馆+课后实践”的连贯式教学。

2024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学而思大科学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深耕细作,积极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在辽阔的乡村和繁忙的都市,我们为孩子们点亮了探索知识的明灯,用科学的光芒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用行动为孩子们架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用科学的力量托起了他们的梦想。

7月,35℃的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出站口,学而思网校的曹老师穿着“学而思大科学”亮橙色T恤,在一波又一波的人群辨识着小朋友的面孔。今年春天,曹老师参加“光谱行动计划”公益项目,代表学而思到甘肃临夏捐赠了一批科学思维课程礼包和教具,还给水泉小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科学课,讲的是“船舶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学而思博物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宣布启动“给孩子100座博物馆”公益项目,将向全国100所小学捐赠藏品设立微型博物馆。活动当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石长翼、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馆长许崇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友与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刘

中新经纬3月20日电 (刘雪玉)“我可以搭乐高了吗?”下课铃声刚响,一个小男孩冲出编程课教室,奔向走廊里的“乐高墙”。近年来,“乐高+编程”这样的组合课,受到了家长热捧。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加持下,乐高编程成为课外培训新的风口。近日,我在北京学而思素养橡树湾场馆内,担任一天“乐高编程助教”,看看孩子们

近日,学而思网校举办了“学而思博物”系列产品发布会,多位国内科普专家、博物馆馆长悉数参加。据悉,该产品自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了15余万中小学用户,是学而思网校转型素质教育的标杆产品。“学而思博物”系列产品以“博览万物、知行合一”为理念,以“将万物装进盒子送给孩子”为创新原点,将孩子喜爱的“自然馈赠”收
没有更多啦~